2025-04-18

跨境电商资讯:当我们在谈论关税时我们在谈

自4月2号特朗普率先开启加税以来,中美两国之间你来我往的关税大战让Lee迅速从亚马逊卖家进化为半个关税专家。 什么特里芬难题,对等税率,汇率抵消,转口贸易,灰清,船籍统计等等,每天都能推出一点新花样,每天都让Lee废寝忘食沉浸在知识的海洋。

你不信?要不Lee把上面几个词串一起,给大家表演一段跨境圈+关税的互联网黑话:

按照特里芬难题的定义,从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的实际情况出发,美国可以在对某国加关税的同时促使该国货币贬值,从而抵消关税带来的通货膨胀,维持美元的购买力,即pm = e(1 + τ) px。但上述等式不变的条件是:1.需要禁止该国通过转口贸易维持汇率。2.货物的申报价值是如实的,即灰清的影响是不显著的。而这个等式在现实的应用,就是为了消除贸易逆差,通过(出口-进口)/出口/2的对等税率来让其他国家分担美国逆差,同时维持住强美元地位,寄希望于他国货币贬值对冲。

黑话一口气说完了,头皮麻不麻?你学你也麻。

除了恶补关税知识之外,从最开始只要美国加一次关税,Lee和团队就开一次会调整备货发货策略,主打的就是身段柔软,反应灵活,紧跟时事,亦步亦趋。  

当我们在谈论关税时我们在谈论什么?

到中国宣布加到125%为止,我已经不和团队开会了,只是要求大家发货前更新一下利润。我们现在的发货规划极其简单,就是四个字:应发尽发。

所谓的应发,指两个条件:维持正常的库存天数+利润为正。  

所谓的尽发,指不管什么快船慢船,哪个便宜发哪个。  

有人说这是躺平。万一后面情况更糟呢?货发少了不是要命?

我笑笑不说话,那万一后面关税降了呢?发多了再后悔莫及?

不仅仅是备货发货陷入了二元悖论,在这个发癫的世界,但凡涉及到国际贸易,都可以做白马非马的诡辩了: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